gzyueqian
13352868059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抓住机遇 拥抱电子装备业的春天

更新时间: 2006-07-07 09:14:47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385

作者: 方家平

       电子装备业是联结装备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中间产业,这一产业发展的好坏代表着电子信息产业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快慢。只有电子装备业得到了发展,中国才能真正成为电子工业的强国。在装备制造业成为一个国家工业的核心和命脉的新形势下,在战略层面重视、在战术层面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发展电子装备业,既能为电子信息产业寻找到更多发展空间的“蓝海”,又能为装备制造业的加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引擎”。加快电子装备业发展、抢占电子装备业商机时不我待,当前我国电子装备业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

       政策支持的推力

       中国电子装备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上受制于人、失去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的现状已经为我国高层所清醒地认识到,并正在采取系列措施扭转颓势。

       今年以来,无论是在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还是资本市场,社会各界都在关注一个热门话题——振兴装备制造业。6月3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这对于电子装备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因为这将意味着国家将从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扶持包括电子装备业在内的装备制造业发展。

       从年初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电子装备业发展的机遇。在关于未来20年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列出了8项重点,其中6项属于电子装备业范畴。

       在3月份出台的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指出要振兴电子装备业,开拓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新局面。比如改造和提升装备制造,以数控机床、重型机械、汽车农机、电力装备、重要基础件为重点,提高装备工业智能化和国产化水平;重点发展汽车、机床、航空、船舶、能源、医疗、电力等领域的电子信息产品、软件和系统。

       技术创新的动力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企业技术受制于人、核心技术缺失是“中国制造”的通病,电子装备业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我国电子装备业注重引进而轻视吸收,结果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因而创新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技术研发投入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在发达国家,电子设备业研发投资一般较大,在日本电子装备业研发投资占,在美国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研发投资居第二位,而在欧盟电子装备领域的研发投入一直排名前三位。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电子装备企业的投入远远不够。欧美很多电子装备企业科研攻关经费占到销售收入的10%,有的甚至高达20%以上。

       我国电子装备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困境,有望在电子装备业发展新趋势的压力之下和国家提倡自主创新的战略支持下得到渐进改变。如今电子装备业的竞争制高点越来越体现在技术层面,谁拥有了核心技术谁就拥有了电子装备业的竞争力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就会得到激发和释放。

       近年来,在落后的压力和创新的动力的合力驱使下,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追求技术的卓越电子装备企业。以华为为例,仅2005年所申请专利就超过1000件。短短10多年就成为世界的通讯设备供应商。2005年,中国消耗芯片(IC)约占全球1754亿美元的20%的份额,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大IC消费市场。

       市场需求的拉力

       电子装备业所蕴涵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根据信息产业部规划,2010年,我国芯片生产技术将接近当时国际主流水平,未来5年的产业总投资将达3000亿元左右,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用来购置电子装备。但现实情况是,中国核心、紧缺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产设备中的关键设备,SMT自动贴片机等整机装联设备,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十分低下,工业化生产几乎处空白状态。这些关键设备在国内的需求非常旺盛,但不得不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这既是中国电子装备业的危机,但更是一种待掘商机,毕竟这种现状背后隐藏的是电子装备业的直接市场需求。

       电子装备业处于电子信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交叉领域的特点,决定了其需求的衍生特性。随着装备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业发展的融合趋势愈明显,电子装备业的需求将会与日俱增。以汽车电子装备业为例就可见一斑。近年来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基本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预计2006年将达到5400万套、780亿元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较高的利润水平,必然驱使中外资本逐鹿汽车电子装备业。目前,国内和世界知名IT企业纷纷掘金汽车电子装备业就是明证。

       汽车电子装备业的商机只是电子装备业商机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它诸如电力设备、工程机械、能源装备、钢铁生产、船舶制造等领域电子装备业的商机同样存在,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正是看中了我国电子装备业的巨大商机,近年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制造、研发和服务一体化联动及产业链整体转移,电子装备制造业则成为转移的新重点。在此轮国际转移中,中国是跨国公司重要的目的地之一。尤其是近两年,国际上知名的半导体生产商陆续到中国内地建立生产基地,并连续追加投资,扩大规模,很多跨国企业还在中国投资建立研发机构。此时,中国本土电子装备企业也应抓住良机,在政策驱动、需求拉动的作用下加速发展,力争早日“制造”出中国自己的电子装备业巨头。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