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研制出了代家庭机器人,至此该公司共创造了6000米水下机器人等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18项。东软集团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异军突起,打破了国内数字医疗设备市场被国外大公司垄断的局面,现已抢占国内1/4的市场。沈阳芯源先进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IC(集成电路)装备次成为国际知名芯片企业的配套产品,一个代表着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配套齐全的IC装备制造业基地正在形成……近日,记者连续几天在沈阳市高新区走访高新技术企业,看到了一批令人振奋的自主创新成果,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十五”以来,沈阳高新区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034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或水平的有1577项,达到国际先进或水平的有569项,获得国家、省、市各类科技立项近500项。
为鼓励企业创新,沈阳高新区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十五”以来,沈阳高新区财政投入近10亿元用于支持自主创新项目和企业发展,连续3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科技发展资金,用于国家创新基金配套资金、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资金、成果转化引导资金、企业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申请补贴等。同时,高新区还实行了“无费区”、免房租等一系列扶持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组建了全国的行政审批办事大厅,出台了一系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扶持政策。
围绕提升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区又联合院所、企业建立了软件开发实验室、中药与天然药研发孵化平台、动漫产业基地研发孵化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这些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直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创新平台。高新区针对科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以基础创业服务、中介服务、个性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梯级孵化模式,形成了孵化器集群。在科技部对全国53个高新区进行的评比中,沈阳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位列第八。
民族品牌冉冉升起,与世界知名品牌同场竞技
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使大批自主创新成果涌现出来。5年来,沈阳高新区科技立项占全市的35%,发明专利占全市的30%,国家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占全市的73%,形成了数字医疗、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与先进控制技术、真空技术、纳米先进材料、机床数控技术等自主创新的优势技术,扶持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