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2006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合作项目凭借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表现及可借鉴推广的模式,获得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其中,“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探索精品课程共建新模式”当选“2006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十大案例”之首;同时,该项目还与“同济大学与微软共建Windows移动及嵌入式技术中心”及“上海交通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IT基础研究人才”两大项目共同入选《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典型案例集》,成为论坛中入选项目多的外企之一。
本次获选的三大项目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与高校合作成果的代表,其中:“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探索精品课程共建新模式”项目始于2000年,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有关领域的经典理论的同时,还要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以及未来方向,从而培养其卓越的技术洞察力与实践力,已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单位之一。微软总部特向该项目下的“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教材写作组开放了Windows 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并提供了其它技术和资源保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目前一套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教学平台已经基本建立,包括了三本教材,一套教学课件和一套教学实验软件,累计出版55900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数十所高等学校采用其作为教学参考用书。
成立于2005年4月的“微软-同济大学Windows移动及嵌入式技术中心” 致力于在提高中国高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研究水平的同时,积极推动嵌入式研发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该技术中心主要专注于Windows嵌入式系统的科研、开发,课程建设及培训,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都参与其中。其近期的工作重心主要围绕开发基于Windows Embedded的车载嵌入式系统的原型系统及关键技术,长期目标则是发展成为中国高校的Windows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工程、课程建设及人才培训基地。
本次获选的三大项目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与高校合作成果的代表,其中:“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探索精品课程共建新模式”项目始于2000年,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有关领域的经典理论的同时,还要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以及未来方向,从而培养其卓越的技术洞察力与实践力,已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单位之一。微软总部特向该项目下的“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教材写作组开放了Windows 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并提供了其它技术和资源保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目前一套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教学平台已经基本建立,包括了三本教材,一套教学课件和一套教学实验软件,累计出版55900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数十所高等学校采用其作为教学参考用书。
成立于2005年4月的“微软-同济大学Windows移动及嵌入式技术中心” 致力于在提高中国高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研究水平的同时,积极推动嵌入式研发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该技术中心主要专注于Windows嵌入式系统的科研、开发,课程建设及培训,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都参与其中。其近期的工作重心主要围绕开发基于Windows Embedded的车载嵌入式系统的原型系统及关键技术,长期目标则是发展成为中国高校的Windows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工程、课程建设及人才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