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欧在汽车零部件磋商上出现意外回暖迹象,欧盟正计划并筹备重新启动磋商工作。
今年3月,在奔驰、宝马和通用三大汽车巨头的幕后推动下,欧盟和美国同时向WTO起诉中国政府制定的新《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违规。
根据规定,如果磋商期的60天内三方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终可能会启动WTO诉讼程序。4月7日,中方表示接受磋商请求。
“我知道的是,磋商期结束后,中欧双方没有进入专家小组调查阶段,这就是欧盟态度软化的迹象。”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梅新育说。
对于欧盟酝酿重新磋商的消息,欧盟驻华代表团没有给予肯定答复,代表团新闻资讯处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相关通知。尽管如此,事实上在此之前,中欧双方已透出和解信号。7月11日,欧盟企业和产业总司总司长海因茨·祖雷克在京与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进行会谈,会后他高调表态,欧盟不希望将汽车零部件问题诉诸WTO,目前依然是磋商阶段。
北京WTO事务中心副主任尧秋根表示,欧盟要员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在汽车零部件问题上,欧盟一直主动寻求与中国磋商,中方已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尧主任分析,在汽车零部件争端上,中国出于打击外国车商变相逃税,保护本国行业的需要,出台新产业政策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一种谈判策略。
尧秋根预测,在这个问题上,可能的结果是,双方达成和解,中国维持现有汽车零部件政策不变,但同时在别的方面给予欧洲企业以些许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