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yueqian
18529173453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中国移动竞争往高处走 3000万元投资启动青藏线

更新时间: 2006-07-24 14:31:06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756

      “我们向集团公司呈报的建设方案已经获批准,预计下个月就会有正式结果。”西藏移动公司总经理朱大荪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
      据记者了解,三个月前,西藏移动公司向移动总部呈报的一份关于铺设拉萨定日县至珠穆朗玛峰山脚下的光纤工程的工程计划书,延长定日县的光纤至珠峰山脚下,以满足今后旅游业的需求,工程预计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
      3000万元在电信领域并非大数,然而,联系到刚开通的青藏线网络覆盖工程,这个数字可以看作继青藏铁之后,中国移动拓展高原地区通信市场的又一“信号”,而在这一过程中,设备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设备商选秀
      在高原上实现通信顺畅,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是重中之重。
      西藏移动当雄分公司技术部白马多吉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从定日县到珠峰脚下,虽然路程只有200多公里,但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同样会面对青藏铁路线上的缺氧、冻土等恶劣条件,这对设备的性能提出较高要求。比如,无线通信设备必须能在零下30多度的室外保持运转稳定,在高海拔地区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期稳定工作等。
      目前,我国电信企业生产的设备基本能够满足青藏高原上特殊的地理和气候要求。在刚竣工的青藏铁路上,从青海段(格尔木至唐古拉山口)采用的全部是中兴和华为的通信设备,在西藏段(唐古拉山口至拉萨)的设备也主要是由中兴和华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西门子也有所参与。
      西藏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基站的集采已经完成,一旦获得批准,西藏移动将挑选入围集采的设备企业。“中兴、华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国内外知名设备商都在名单之内。”
      “具体由哪家企业来接单,暂时不便透露,但是,国产设备企业价格低廉,质量稳定,当然是考虑的重点。”西藏移动某高层告诉本报记者。
      敲门砖
      对于移动的心思,设备商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格尔木,记者见到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常驻此地的技术员小刘。他告诉记者,按照公司安排,他被派遣到这里已经有三个月了,主要进行设备的技术支持。“我们都是随叫随到,确保我们公司提供的设备万无一失。”
      不仅在服务上多下工夫,在硬件上,设备商也不遗余力,力求站稳这块尚未开发的市场。
      中兴不仅承担了青海和西藏的移动通信网络,还负责了承建覆盖青藏铁路格尔木段至唐古拉段的GSM网络。中兴专门设计了在低温、缺氧环境下高原专用无线通信设备。如今,由中兴提供的基站设备已竖立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站。
      分析人士认为,设备商在青藏线上的“热情”,一方面是因为设备商重视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后,沿线许多尚未开发的高原移动通信市场,令设备商不得不“倾情投入”。
      持续的优势
      目前,在高原市场的竞争不仅仅集中在设备企业,运营商之间竞争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在西藏的那曲县,记者看见中国电信SCDMA450的基站已竖立在据那曲火车站500米左右的位置,作为被特批的“大灵通”特区,中国电信已经在西藏通信市场已有所斩获。
      “我们现在的竞争对手主要是电信,凭借已有骨干网和低廉的资费,移动面临的压力很大。”那曲移动公司市场部某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在西藏,目前主要由两家运营商在负责通信的服务,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而西藏移动是一家赢利的运营商,去年的产值达接近3个亿。
      “2007年我们还将建设二期工程,通过对现网进行调整、网络优化等方式确保网络覆盖的,争取实现铁路沿线95%以上的移动网络覆盖率,同时进一步扩大在高原市场的优势。”西藏移动综合部总经理薛平告诉记者。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