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4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2006国美全球家电论坛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5年实现了3.84万亿元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达到了9004亿元,利税1042亿元,出口额达2860亿美元。
娄勤俭介绍说,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几个特点:
,产销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产品结构升级加快,2005年生产彩电8283万台,销售了8044.7万台,出口3974万台,其中平板电视产量1000万台,销售924万台,出口754万台,生产手机超过了3亿部,数码相机超过了5500万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音视频加工基地,产品结构不断向数字化升级,传统的模拟消费类产品正逐步被新的数字化产品取代,DVD、数字电视、数字音响、数字相机、数字家用电器和多功能手机等正成为市场热点。
第二,消费电子企业快速壮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海尔、海信、TCL、创维、长虹等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坚力量。以彩电为例,已经有12家企业年产量超过了百万台,其产量已经占到全行业的94%。
第三,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日益重视增强技术实力,不断加大研发的投入,数字电视自主研发和规模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一些骨干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已经成功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芯片,正在逐步打破中国家电行业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国外的局面。据统计,2005年企业申请家电专利所占的比例已经远远高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占的比例。
第四,国际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走出去跨国经营。部分企业开始探索走出去跨国经营,有的企业通过海外建厂等方式,扩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海外销售,有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迅速进入国际市场。
娄勤俭说,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群体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拳头产品;二是具有独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掌握不足;三是产品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目前力量主要集中在加工环节,附加值比较低;四是在全球资源配置的水平还比较低下。此外,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
娄勤俭表示,“十一五”期间要加快消费企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目前全国信息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数字化步伐加快,要抓住数字电话第三代移动通信,以及3C融合、3网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内容网络的融合等发展来把握市场融合,推动国内消费电子产业的升级换代,提升国内产业的层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推进大公司战略;通过改革开放,创造共赢的环境促进家电行业整体成长。
我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更新时间: 2006-04-08 13:02:54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641
推荐阅读
- ·湖北精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专场招聘会(长沙校区)
- ·信号量与互斥锁在资源竞争中的协同控制机制
- ·粤嵌科技2025年中总结大会召开——擘画产教融合新蓝图
- ·Linux字符设备驱动框架解析:file_operations的核心作用与实现
- ·广东朝歌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场招聘会
- ·深化产教融合,共筑技能人才培养新生态 —— 广州华立学院到访粤嵌从化校区为深化产教
- ·校企合作新突破 | 粤嵌科技与三亚学院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
- ·粤嵌科技入选国家级职业数字展馆联合建设单位,赋能计算机程序设计员高技能人才培养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与实现路径
- ·校企携手赋能教育!粤嵌科技助力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探索 AGI 时代教学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