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中国民营企业的版图,有一个耀眼双子星座不得不提及,他们的名字是美的和华为。两者成长的路径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色彩,同样起始于作坊,而眼光同样独到,从20年前起步时的步履维艰,到今天已然奠定了成为百年产业的基石。
面对“货币战争”、“中国制造危机”等等,企业何去何从?美的和华为作为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路径值得我们探究。其中,美的开启的“柔性化管理”模式和华为开创的“知识力密集型”模式,对时下困顿的我国企业来说是开辟了两条新的通向产业世界,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发展道路。
华为与美的,正是凭借这种与生俱来的主动求变,一路风雨打拼,走到了如今产业引领者的江湖地位。英雄的横空出世不是只言片语能道明,这里面有内外环境的原因,而重要的是不断求变的忧患意识让他们获得了持久迸发的竞争能量。正如成吉思汗所说:“当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失败了,自然我就成功了”。
美的《品牌手册》里有一句话:“具有远见是企业持久的优势。”说到远见,不得不惊叹于美的总舵手何享健先生的深谋远虑。1993年,当时顺德政府苦口婆心向当地家电企业老总阐述上市的好处,又是开会,又是办补习班,可是很多企业领导不为所动,以种种理由推脱。何享健凭着超前的睿智,果断做出了推动公司上市的决定,这在当时的顺德家电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如今作为“小字辈”的美的电器已成为我国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市的乡镇企业,成为拥有家用、商用空调,冰箱、冰柜,洗衣机、压缩机等具备完整产品链、整体产业规模的制冷家电企业。
美的空调依托于的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具体表现形式就是“6+1产业链的打造”,定位于未来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运营。(6=①产品设计+②原料采购+③仓储运输+④订单处理+⑤批发经营+⑥终端零售;1=生产制造。)
(一)产品设计
包括空调产业在内,美的坚持以技术合作为基础,逐步由外围到核心,强化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由改进性创新到原始性创新,由外围技术到核心技术”的创新之路。
如今,美的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央研究院为依托,构建起了涵盖核心技术、共性技术、产品设计、工艺制造、测试评价、IT应用等在内的健全的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已形成“每年开发500项新产品、申请800项专利”的创新能力。
(二)原料采购
美的空调成立了供应链管理部,并建立了全集团层面的采购中心,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加大原材料(包括钢铁、铜管等)的集采量,从而产生较大的协同效应,限度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
另外,美的坚持对空调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直接投资并完全控股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如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威灵控股有限公司、美的电子公司、百年科技等,这些公司同时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的制冷专业件生产厂家。
(三)仓储运输
为确保仓储运输的安全、高效和节约,美的建立了自己的安得物流公司,统辖包括空调业务在内的全集团所有的货物运输。
(四)订单处理
美的空调是国内早实施和应用MRPII(制造资源计划)系统(Or-acleApplicationsR10.7)的企业之一。于2006年7月投资上亿元,正式启动ERP(企业资源计划)升级优化项目——— ERP系统(OracleApplicationsR11i),协同与优化了企业间供需链,实现了国际业务实践。
(五)批发经营
秉承“营于思、销于行、大市场、细耕作”的营销理念,经过20多年的发展,美的空调已在全国设有13个营销分中心和44个区域销售公司,零售网点达到22000多个,维修服务网点10000多家,在德国、美国、越南、意大利、巴西、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设有近20个分支机构,具备了较强的全球市场拓展能力。
(六)终端零售
根据美的空调年度渠道策略,公司确定了“区域代理+直营”的渠道模式,根据客户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市场开发和掌控能力、服务能力、仓储物流能力的差异,公司将经销商类型细分如下:代理商、直营商、分销商。经过长期的耕耘,美的空调已成为具备全球渠道优势的空调巨头。
(七)生产制造
美的空调具有当今世界上完备的空调产业链,产业一体化竞争优势明显,现已拥有越南和我国顺德、芜湖、武汉、广州5个大规模生产基地,并将在泰国和我国河北邯郸筹建新的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万台/套,具备3大系列上千种型号分体机、柜机、窗机及移动空调的柔性制造能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国企业如何进行全球化?整个社会尤其是企业界都在思考和探索,美的空调为此做出了有益的产业尝试和实践。
期待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共促我国企业从“产业的产品制造”到“产业的价值创造”,从“企业的管理经营”到“产业的价值链运营”的转变,开创“中国智造”的产业价值发展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产业高地上,树立“世界”的产业价值链发展标杆。
“柔性化管理”模式
更新时间: 2008-08-04 16:27:49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