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胥柳曼一说起定位,人们总先联想到GPS。然而在具体使用时,有时也会遭遇信号收不到的“尴尬”。昨天,记者从市信息委获悉,随着上海地面无线测控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它可以克服GPS在高架、雷雨天气可能“罢工”的缺点,定位并监控500辆特奥巴士、渣土车、运钞车甚至保险箱等物品。
记者了解到,就在前两天的中秋节,上海通话、短信等通讯量比平时增加了数十倍,占用了大量公共通信网信息通道。由于信道堵塞,突然,特奥会负责接机的某知名出租车调度中心出现了惊人一幕——车辆GPS调度平台的电脑屏幕上的信号,突然全部消失!接到讯息后,特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基于地面无线测控网的特奥车辆调度平台,几分钟后,所有车辆位置信息,才重新回到屏幕上。
据悉,此次特奥会期间,500辆接机、穿梭等巴士,都事先安装了GPS和地面无线测控车辆定位仪“双保险”。“GPS定位系统是全球的,这是它的优势。然而,单单就上海地区而言,地面无线测控系统的定位测控能力完全不输于甚至优于GPS系统。”长城金点测控有限公司专家表示,相比GPS,地面无线测控系统的信号传输,不受公共通信和恶劣天气影响,抗干扰力大大增强。此外,后者定位精度也相对提高,并且耗电少,安装更加隐蔽。